教育计划往往会自我颠覆(此处的 obj 是那种目标的意思,所以用计划代替了)
原文:Educational objectives often subvert themselves (andymatuschak.org)
一些「教育」活动具有内在意义的目的,但在大多数教育环境中,主要关注的是使他人/自己学会一些东西,而这种目的一般不具有内在意义(与赋能环境的活动直接服务于内在意义的目的相反)。
对学习成果的执着,本质上是对某种「效果」的追求,这种效果是由一个深层因素驱动的:该材料本质的、有意义的目的。教师却试图把内因晾在一边,直接传授效果,学生便对教师产生依赖——其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来源,也是学习目的的来源。在这样的关系中,教师扮演的角色,便由他的上级地位来界定。这往往表现为(无意的)居高临下的态度。
内驱调节的学习是自我实现的;外驱调节的学习是自我否定的。学生们感觉到了这种否定,而回应方式经常是摆脱或缩小他们的智力责任感(逃避*)。这两种行为都放大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对称性,这反过来又放大了教师所传达的(有意或无意的)优越感。
深刻的理解需要强烈的个人联系(也是其结果)。而在老师和学生之间,居高临下和外部依赖的关系中,不可能产生这样的联系。通常情况下,教师/材料作者本人与材料没有这样的联系,这使得居高临下的情况更加严重(见作者的环境被作者的动机严重影响)。按 Per Bret 的说法:
我难以想象,许多设计师会衷心地被从一数到十或加法所吸引。因此,关于这些主题的材料编写的意图,既不是直接赋能,也不是为了分享对概念的热爱,而是出于「我知道这个概念,而你不知道这个概念,我觉得你需要知道我所知道的」的立场。因此「老师」和「学生」之间出现了不平衡与不对称。而这种不对称往往表现为居高临下。
相关文章:
参考文献
Email with Bret Victor, 2015/03/19. Re: Toys with weight-bearing educative properties
Email with Michael Nielsen, 2019/08/23. Re: Transcending the Primer
当然,从某种意义上说,我相当迷恋「为人赋能」这样的目标......但我也非常质疑这样的目标。我认为 > 99.9% 的情况下,它们最终都让人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。摆脱这种失败模式的唯一可持续的方法,据我所知,是把主体目标变成本身就很重要的东西。
例如,如果你执行阿波罗计划,你肯定会给人们赋能。但这对登月来说是次要的。